發布日期:2025-04-29
瀏覽量:
近日,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宣稱“絕不用一個海歸派,海歸里有間諜”,引發輿論風暴。 對于這一言論,媒體紛紛批評其錯誤且危險。《人民日報》海外版發表評論文章《海歸不是“間諜”的代名詞》...
近日,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宣稱“絕不用一個海歸派,海歸里有間諜”,引發輿論風暴。
對于這一言論,媒體紛紛批評其錯誤且危險。《人民日報》海外版發表評論文章《海歸不是“間諜”的代名詞》,強調不能因為極少數個案而對整個群體貼標簽。
盡管董明珠對海歸持負面態度,但從整體就業市場來看,海歸仍然具有較高的競爭力。近年來,隨著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留學生“歸國潮”持續升溫。
截至2024年,我國在國外的留學生人數約為70.35萬人,中國留學生中有超過80%的留學生畢業后首選歸國發展。
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《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》,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19%,是2018年的兩倍,海歸薪酬也連續六年走高。
其中,79.3%的海歸為碩士及以上學歷,回國后多投身教育、科技、金融等高附加值行業,為國家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和稅收。
近年來,中國公務員、軍隊等體系內崗位也陸續向留學生敞開大門,將海外高質量人才納入優先考慮范圍。
以財政部2025年擬錄用名單為例,80人中就有10人擁有海外碩士學歷,畢業院校涵蓋英國利茲大學、新加坡國立大學、香港大學等全球頂尖學府。
軍隊軍官直招也繼續向留學生開放,明確規定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的國(境)外高校應屆畢業生可被擇優錄取。
現在出國留學,還值得嗎?
答案是肯定的。
教育質量與學術價值
留學不是簡單的一個商品交易或者投資,經濟支持只是一個很基礎的條件,用新的語言學習新的體系的知識,甚至跳出自己的文化去看自己的文化,這都是一種難得的經歷。
海外名校通常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濃厚的學術氛圍,能為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理念、優質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研究機會,幫助學生提升專業素養,拓寬學術視野。
留學期間,學生將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,參與各種國際交流活動,從而培養全球視野,增強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,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,這在當今全球化的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職業競爭力提升
留學第二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則是職業競爭力的提升。盡管近些年一直在說學歷貶值,但留學經歷常規來說能證明你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。
在全球化背景下,跨國企業增多,國際人才流動頻繁,留學期間積累國際人脈,參與國際實習項目,畢業后有機會進入國際企業,獲得更廣闊職業發展空間,
留學歸國的支持
2024 年 11 月,中共中央組織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做好留學人才回國服務工作的意見》,提出了促進留學回國人才高質量充分就業等具體措施措施,為留學人才回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。
上海、北京等地為海歸提供落戶綠色通道,2025年上海市將全球前200高校納入優先范圍,吸引高端人才。
留學從來都不是唯一選擇,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選項。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,這種選擇也變得更加多樣化、個性化。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,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連同圖片均轉載自網絡未能查明具體出處,文章所有權歸屬原作者。如有侵權,請直接留言,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,并在后續文章中聲明標注。謝謝!